11月30日,由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和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协办,《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大理大学学报》学术支持下的“首届旅游人类学青年学术论坛”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科学馆召开。
来自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厦门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大理大学、保山学院等高校的3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旅游人类学知识体系构建”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学术分享。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武鹏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当天举行了主题发言和圆桌会议,每位专家围绕会议相关议题展开了学术分享和研讨。分享主题集中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西方旅游人类学边界、游客研究中的人民性探索、中国民族旅游研究反思与展望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旅游人类学知识体系构建等议题进行了主题交流,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推进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围绕山地旅游与生态保护、社会性格与遗产旅游消费行为、网络凝视与地方性掩饰、都市文学与都市旅游空间建构、从旅游到休闲的教学思考、知识图谱中的中外旅游人类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少数族群旅游者形象自主代理以及“祛魅”和“赋魅”交织的旅游具身体验等发表了学术见解,对旅游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做了深入反思;第三部分,就乡村旅游互动关系、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乡愁对农产品消费忠诚度的影响、大理文旅融合新业态、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景村融合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冲突以及云南石林景观治理等文旅发展热点和话题展开了精彩讨论。会议上,各位到会专家和学者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互动和思想碰撞,在共同探索中国特色旅游人类学知识体系及实践运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

会议上举行了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新文科系列教材《旅游人类学》(光映炯、成海主编)的赠书仪式,该教材和《旅游人类学案例集》配套教材为旅游研究理论探索和旅游人才培养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参会人员达成了“首届旅游人类学青年学术论坛共识”,表示要坚守当代青年学者的时代学术使命、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和强化跨学科融合,发挥青年学者的责任与担当,创新研究方法、关注现实问题、壮大科研队伍,并加强实践行动与合作交流,推动成果转化。
供稿:彭文浩、余金鑫
二审:张鹏杨
三审:光映炯